关于民主测评那些事儿
2017-11-06

关于民主测评那些事儿.jpg

当下,民主测评在敏感事务比如选人用人流程环节中是标配。组织民主测评,可以客观量化测评对象的群众公论及口碑,尤其结合自动统计系统进行数据采集,更具高效快捷。但是结合平时的测评实践,我们也不禁需要反思:民主测评的结果真能评判出测评对象的高下么?

拿干部队伍举例。为了避免论述挂一漏万,大体将干部归为三类:管理类、技术类、保障类。这样分类应该没漏掉谁了吧。工作中干事的管理类干部需要解决矛盾,立场鲜明,和稀泥肯定不行,需要得罪人;出色的技术类干部在领域独树一帜,自然少不了木秀于林;合格的保障类干部在资源的调配上,主观上追求一碗水端平,架不住在个别人眼里认为有厚此薄彼之分。

说来说去,一个干部,如果想要在工作中干出点成绩,肯定会让有些人“不爽”。也正是这些不爽的人,在民主测评的当口,其“价值”“能量”就凸现出来了。而往往就是测评中的这几个“最差”选项,导致了最终结果对当事人的不公平。这样的事例简直不能太多了。

来个栗子,更能说得丰满些。以前单位有个班长,素质硬,口碑佳,受表彰奖励多次,是单位的红人。连续两年提干,都因民主测评“不是100%满意”而被告吹。好在“天道有轮回”,第三次提干也是最后一次机会的时候,那个坚持给他民主测评填“不合格”的战士已经复转回家,他才得到了要求的“100%满意率”。

当时,其实大家都知道是谁因为嫉妒在中作梗,但是领导“公事公办”,怕被扣上“打击压制民主”的帽子,着了绝对民主化的道,宁可眼睁睁看着一个好苗子差点被毁掉。

我觉得,这件事在当事人心里,是一个永远的痛。推迟两年,对提干的干部造成的影响,基本属于是起步就连别人的尾灯都看不到了。时至今日,那些办事的,主事的,都觉得自己无辜,有人甚至云淡风轻地来一句“民意如此嘛,只能怪他自己不会做人咯”。

需求决定了市场,风气导向着生态。

在这样的单位,老好人应运而生,佛系大行其道。很多人为了迁就照顾所谓的“民意”,收敛了个性才华,变得越发世故圆滑:行行行,好好好,你高兴就好;有的经营团团伙伙,称兄道弟乌烟瘴气;有的小恩小惠圈养人马,培植成全自己打击别人的资本。

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往往民主测评中那些得分最高的,多数都是笑面虎老好人,选老实人变成了选老好人。组织测评的更巴不得顺水推舟当好人,“你看,大家都这么说了,我也么得办法噻。”一旦怪圈形成了闭合,就禁锢了活力,败坏了风气,荒凉了人心。

很多人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,在测评的时候变得神经过敏。客观而言,存在即合理。怎样处置评判测评结果才是对测评本身的最大考量。

希望大家填写的时候,本着对自己负责、对单位负责、对他人负责的态度”,这是发放测评表时候对大家的习惯性谆谆教导,事实是,往往有的人“连对自己都不负责”,遑论“对别人,对单位负责?”文章的题眼出来了,谁来对测评对象负责?那些真正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人去何处找寻保护的港湾?

1949年9月30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。在清点选票的时候,工作人员发现毛泽东缺少了一票。毛泽东听后说,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,也有权不选毛泽东,缺一票就缺一票,没有关系。这是何等的豁达与大气。

选人用人,貌似考察的是人才,其实更实质考验的是各级领导和各级党委的责任担当与事业视野。民主测评,最大的价值在于发扬民主,公道自在人心,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”。借鉴经济学上的“二八定律”,某种意义上看,无记名场合,能有人说“这人不怎么样”的,或许更具有考察价值。

当然,我们更不能从极端走向极端。必须重视民主测评中出现的牢骚,“知政失者在草野”,对于反映的问题一定要较真。一定要有负责的听诊,有包容的雅量,更要有作出正确判断的本事和担当。不然的话,大家都争着戴花,没人愿意摘刺,貌似公平,实则对真正干事的人是最大不公平。

文尾抛个彩蛋,留给大家讨论接力:以干部的测评表而言,测评选项是否也有改进的余地?几个红勾,能对一个人的德能勤绩体做出盖棺论定的评价么?